PBV302装甲人员运输车瑞典
“筑后”级导弹护卫舰日本
- 名称:Ta 183战斗机
- 研发单位:福克-沃尔夫
- 气动布局:后掠翼
- 发动机数量:单发
- 飞行速度:亚音速
- 名称:OMC RG-32M装甲人员运输车
- 研发厂商: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OMC部
- 诞生时间:2000年
- 底盘类型:轮式
- 轮胎负重轮数量:两对以内
- 名称:PBV302装甲人员运输车
- 研发厂商:赫格隆和索纳公司
- 诞生时间:1962年12月
- 底盘类型:履带式
-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 名称:“筑后”级导弹护卫舰
- 满排吨位:500-2000吨
武器装备
- (1)原本为2 × 30 mm (1.18 in) MK 108机炮与100发炮弹,后来增加为4 × 30 mm (1.18 in) MK 108机炮与320发炮弹;
(2)4 × 空-空导弹 X-4型 Wire Guided AAMs 或500 kg (1,102 lb)炸弹。
性能数据
- 乘员与载员:4人
- 车长:4.97米
- 宽度:1.8米
- 高度:1.95米
- 战斗全重:5,100千克
- 最大速度:120公里/小时
- 最大行程:750公里
OMC RG-32M装甲人员运输车南非
RG-32系列装甲人员运输车/装甲巡逻车最早在南非研发,目标为警用市场,生产了4×4与4×2两种构造的车型。进一步的研发诞生出RG-32M。此车型拥有许多改进,包括全轮驱动、更大的轮胎、更加固的车轴、两支车轴上均有差速器以及连接自动变速箱的更强劲的柴油发动机。
性能数据
- 乘员与载员:12人
- 车长:5.35米
- 宽度:2.86米
- 高度:2.5米
- 战斗全重:13,500千克
- 最大速度:66公里/小时
- 最大行程:300公里
Pbv302装甲人员输送车,1961年初,瑞典赫格隆和索纳公司根据陆军要求研制。以代替1958年使用的Pbv301装甲人员输送车。装备瑞典陆军。
“筑后”级
技术数据
- 乘员:1人
- 机长:9.2米
- 翼展:10米
- 空重:2,380千克
- 发动机:Heinkel HeS 011 涡轮喷射发动机, 每个 13 kN(2,700 lbf)
- 最大起飞重量:4,300千克
结构特点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型号演变
技术数据
- 编制:160人
- 舰长:93米
- 型宽:10.8米
- 满载排水量:1,470吨
- 航速:24节
日本战后建造的第三代护卫舰,同级舰 11 艘,是日本海上海上自卫队护卫舰主力级别,分别于1970年至1976年服役。“筑后”级导弹护卫舰是安装“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最小的战舰。
性能数据
- 最大飞行速度:960千米每小时
- 最大航程:990千米
Ta 183德国
福克-沃尔夫 Ta-183 赫金拜 (俗称乌鸦) 是一款设计于二次大战期间的喷射动力战斗机,本预定为德国空军Me 262战斗机与其它日间战机的继任者·它是在终战之前唯一一架只在风洞设计的飞机,但战后阿根廷以Ta 183为基础开发出FMA 箭式 II· Huckebein名字的含义为:威廉·布施所绘漫画中一只四处闹事的乌鸦。如图为Ta 183B-2。
结构特点
车体正面竖直,中央有水平散热格栅,两边有头灯,水平引擎顶盖稍稍倾斜,整块风挡玻璃几乎竖直,水平顶舱门通常有一块圆形舱盖,舱盖上可安装一挺7.62毫米机枪。
车体两侧面竖直,上部各有一扇向前开的门,门的上部有防弹窗户,竖直车尾有完整的载货区,车尾可有向左开的大门和向上开的侧面入口盖。车身两侧各有两个负重轮,正位于前后两端,可安装前置绞盘。
发动机在前部,装甲防护的载员舱在中部。驾驶员位于左方,其右有一座位,另三人位于其后。如果安装扩展通信设备,则载员数减至四人。
通常的出入方式是通过车身两侧向前开的门。车身正面和侧面的窗户为防弹结构,侧门上可提供射孔。
该车一般提供一扇向后开的圆形顶舱门,必要时此门可固定为竖直状态。此位置可安装一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一些试验用车则安装了7.62毫米遥控机枪。同时有昼夜观察系统,炮长可以在完备的装甲防护下瞄准射击。
结构特点
车前倾斜,扣车顶连接处呈曲线,车体侧面竖直,车后竖直,两侧成弧形,车后有两个车门,载员舱有顶舱盖。
驾驶舱在前,车长指挥塔在右,较大的20毫米加农炮在炮塔左。
车体两侧各有五个大型负重轮,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无托带轮。
结构特点
采用双桅结构,网架式,主桅位于桥楼和烟囱之间,烟囱后为8联阿斯洛克导弹发射箱,副桅低矮,双肩有罐状天线。
研制历程
在1945年早期,帝国航空部 (RLM)意识到盟军喷射机的发展,并严密注意可能的潜在的欧陆对手英国流星式。 为了掌握优势随即成立战斗机紧急开发计划,并且将大部分轰炸机生产计划喊停同时将资源全力支援战斗机,尤其是喷射战斗机。 另外也接受处于实验状态的开发案只要性能可以超越盟军的设计,并且寻求可以取代第一代德国Me 262战斗机与He 162战斗机的接棒机种。1945年2月会议时作出新一代喷射战斗机的开发计划,OKL要求福克伍尔夫的战机开发案继续进行,3月时开发案即为Ta 183战斗机并拥有最快的飞行航速,并在不莱梅成立设计开发联络办公室,至于Ta 183战斗机的细部设计则在Bad Eilsen与代特莫尔德两地进行。
使用情况
RG-32M参与了许多国际竞争。于2004年被瑞典陆军选用。其典型军事用途为指挥和控制车。
研制历程
1961年初,瑞典赫格隆和索纳公司根据陆军要求研制Pbv302装甲人员输送车,以代替1958年使用的Pbv301装甲人员输送车。该公司于1962年12月完成第一辆样车,并于1963年10月签订生产该车700辆的初始生产合同,1966年2月完成第一批生产任务。
随后,直至1971年12月仍继续生产,装备瑞典陆军。
型号演变
RG-32M可改装以适应广泛的专门用途,并提供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备选车体样式。
型号演变
- Stripbv 3021装甲指挥车
该车装有四部电台天线(Pvb 302有两个)和通信设。 - Epbv 3022为装甲观察车
用装有测距装置的车长指挥塔代替原有车长指挥塔,有三部电台,防浪板上装有辅助浮渡装置。 - Bplpbv 3023为装甲射击指挥车
车内装有四部电台和火控/通信设备。
主要用户
芬兰
本文由广东快乐十分开奖发布于广东快乐十分开奖武器装备,转载请注明出处:32M装甲人员运输车,级导弹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