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玛特级中国
- 名称:阿兹玛特级导弹艇/巡逻艇
- 下水时间:2011年9月24日
- 服役时间:2012年6月
- 现状:现役
- 制造厂:天津新港造船厂
- 满排吨位:500-2000吨
- 名称:N-Ⅰ/N-Ⅱ型运载火箭
- 制造商:三菱重工
- 首次轨道发射:1975年9月9日(N-1),981年11月2日(N-Ⅱ)
- 发射地点:日本,种子岛
- 名称:索玛S-35中型坦克
- 研发厂商:索玛(Somua)公司
- 诞生时间:1936年
- 底盘类型:履带式
- 名称:РБK-500/ПTАБ-1M反坦克子母炸弹
- 研发单位:全俄防务出口总公司
- 研制时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技术数据
- 舰长:60米
- 满载排水量:600吨
- 续航距离:约600海里
- 航速:30节
参数
- 长度:30.4米
- 中心直径:2.4米
N-Ⅰ/N-Ⅱ日本
N-Ⅰ和N-Ⅱ(代号“N”是取自日本的英文首字母)型运载火箭是在日本努力寻找开展本国空间计划的捷径时,基于美国的技术而开发的。它们本质上是美国的“德尔塔”火箭的两个型号,在美国的授权下使用美国和日本的组件在日本制造的,用于发射日本国家空间开发署(NASDA)的卫星。它们的第一级是在(波音公司下属的)洛克达因推进与动力公司授权制造的,洛克达因公司同时还协助开发了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捆绑式助推器、第三级和控制系统则是从美国购买的。
性能数据
- 乘员与载员:3人
- 车长:5.38米
- 宽度:2.21米
- 高度:2.62米
- 战斗全重:19,500千克
- 最大速度:40.7公里/小时
- 最大行程:230公里
索玛S-35坦克法国
索玛 S-35坦克(法语:Char Somua S-35)是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骑兵坦克,一度被评价为“1930年代最佳的中型坦克”。
РБK-500/ПTАБ-1M
武器装备
- 2座四联装C-802A反舰导弹,1门25毫米双管舰炮,1门30毫米6管高射速炮
阿兹玛特/AZMAT级导弹艇,2010年中巴签署采购2艘“阿兹玛特”级导弹艇的协议,同年首艇在天津新港造船厂安放龙骨,2011年9月24日下水,2012年4月交付,2012年6月加入巴基斯坦海军。1013艇为阿兹玛特级导弹艇首艇。第二艘“Azmat” 级导弹快艇PNS Dehshat号于8月16日在巴基斯坦的Karachi Shipyard and Engineering Works (KS&EW)船厂下水。
使用情况
N-Ⅰ运载火箭在1975年~1982年间共发射了7颗卫星,它能够将130千克(286磅)的有效载荷送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更大的N-Ⅱ运载火箭使用了9个(而不是3个)捆绑式助推器,它拥有更强大的发动机和惯性导航系统,能够将350千克(770磅)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在1980年~1986年间N-Ⅱ运载火箭共发射了8颗卫星。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
技术数据
- 弹径:450毫米
- 弹长:1,950毫米
- 全重:427千克
- 尾翼装置:圆环箭羽形
- 引信装置:弹头引信一个
РБK-500/ПTАБ-1M苏/俄
该弹主要装备俄罗斯的战斗机和攻击机,内置268颗小炸弹,小炸弹内装压电式引信。投弹后由弹头引信延时引燃弹射药,使弹箱壳体分裂,抛出内置小炸弹,小炸弹的压电式引信解除保险后撞击坦克装甲目标引爆,摧毁目标。
结构特点
阿兹玛特级导弹艇从外表上看,其采用了鲜明的隐形设计,具备较为完善的武备与电子系统,显然有较强的作战能力。
结构特点
索玛S-35坦克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设计最先进的坦克,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无线电对讲机是标准设备。
结构特点
该弹由子母弹箱和内装ПTАБ-1M反坦克小炸弹组成。子母弹箱具有低阻气动外形,取消了老式子母弹箱头部的弹道环。该弹宜于载机高速外挂投放,对集群装甲目标杀伤力极强。
研制历程
该坦克是SOMUA(索玛)公司制造的,从1936年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至1940年共生产约500辆,但只有243辆装备部队,其余的都停在仓库里面。
使用情况
S-35是法国在二战期间最好的坦克,法军的3个轻机械化师,各装备81辆S-35坦克;驻突尼斯的第6轻骑兵师也装备有50辆这种坦克;第4后备装甲师也装备有少量这种坦克。它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当时德军的III号坦克,只有动力稍逊。但由于法军的战术拙劣,只用坦克实施一些单独的作战行动,因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由广东快乐十分开奖发布于广东快乐十分开奖武器装备,转载请注明出处:阿兹玛特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