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C型/旅州级中国
司登Mark ⅡS冲锋枪英国
- 名称:051C级驱逐舰
- 建造时间:2002年
- 下水时间:2004年12月28日
- 服役时间:2006年
- 现状:服役
- 前型:051B型
- 制造厂:大连红旗造船厂
- 满排吨位:5000-10000吨
- 活动范围:中国黄海,渤海
- 名称:CARTOSAT立体视觉地球观测卫星
- 制造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 发射日期:2007年1月10日
- 发射地点:印度,斯里哈里科塔
- 轨道:635公里(395英里),轨道倾角97.9°,太阳同步轨道
- 运载火箭:PSLV-C7
- 名称: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998)
- 建造时间:2006年6月
- 下水时间:2006年12月
- 服役时间:2007年11月30日
- 满排吨位:10000-50000吨
- 名称:司登Mark ⅡS冲锋枪
- 制造商:伯明翰小型武器公司(BSA),恩菲尔德兵工厂等
- 生产年限:1943年-1945年
- 口径:中口径
- 参战情况:二战
旅州级
有效载荷
- 全色摄像机。
技术数据
- 舰长:210米
- 型宽:28米
- 满载排水量:17,600吨
- 续航距离:暂未公布
- 航速:22节
- 潜航深度:7米
昆仑山号(998)中国
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Kunlun Shan”)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71型两栖登陆舰首舰,舷号998,于2007年11月30日服役于南海舰队。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可承担登陆作战的母船,用以运送士兵、步兵战车、主战坦克等展开登陆作战,也可搭载两栖车辆,并有可供中型直升机起降的甲板平台。
中国第一艘新型船坞运输舰“昆仑山”号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海军登陆作战样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以两栖战舰作为技术经验平台,中国航空母舰的技术积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
司登Mark ⅡS冲锋枪
技术数据
- 编制:280人
- 舰长:165米
- 型宽:17.1米
- 满载排水量:7,100吨
- 续航距离:15000海里(以15节的速度巡航)
- 航速:30节
结构尺寸
- 1.9米×1.6米×2.5米
CARTOSAT印度
CARTOSAT-1(IRS-P5)是一颗立体视觉地球观测卫星,运行于太阳同步极轨道上,发射质量为1560千克(3432磅)。这颗卫星于2005年5月5日由PSLV运载火箭发射,主要用于制图和地形建模。它装备两部全色摄像机,能够覆盖30公里(18.6英里)的带状区域,立体分辨率为2.5米(8.2英尺)。这两部摄像机能够调整并固定在垂直于卫星运行方向的角度,这使这颗卫星有能力几乎同时在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地区进行成像。
结构特点使用情况
技术数据
- 口径:9毫米
- 全枪长:900毫米
- 全枪重:3.5千克
- 弹匣容弹量:32发
- 战斗射速:450发/分
- 有效射程:100米
该枪是“消声型司登”,最初是为秘密行动部队生产的,但后来也装备英国陆军的巡逻部队和突袭部队。它采用Mark II的基本结构,但枪机更轻,枪管和消声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可安装在机匣内面以取代常规枪管。为防止烫手,消声器外面包有粗帆布套。
武器装备
- (1)导弹:反舰导弹--8部C-80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具体细节有待验证);防空导弹--6部(2部向前,4部向后)SA-N-6“雷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2)火炮:1门100毫米(3.9英寸)/56舰炮;2门30毫米730型舰炮;
(3)鱼雷:未公开;
(4)反潜火箭:未公开;
(5)诱饵:未公开。
中国051C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导弹驱逐舰,2006年,中国海军列装了首艘051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051C型驱逐舰设计用于装备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填补了解放军海军在防御能力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差距。
型号演变
- CARTOSAT-2
是印度遥感卫星系列中的第12颗卫星。它也装备一部全色摄像机,其立体分辨率小于1米(3.3英尺),能够对9.6公里(6英里)宽的带状区域进行观测。该卫星的数据用作高精度测绘和制图应用,设计寿命为5年。
结构特点
昆仑山号外形上和近两年来中国海军新建造的舰艇一样,外表光滑简洁且带有小角度的倾斜,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舰体采用高干舷平甲板型,大飞剪舰首以及楔形尾,长宽比小,水线以上有明显的折角线,适航性能较好。上层建筑物主要设置在舰的前部,占去了甲板以上约2/5左右的空间。其1号甲板及上层建筑物主要设置有指挥室、控制舱、医疗救护舱及一些居住舱:2号甲板主要是舰员和登陆部队的居住舱、办公室及厨房。甲板以下则是登陆舱,分前后两段,前段是装甲车辆储存舱,共两层,可以储存登陆装甲车辆和一些其它物资,在进出口处还设有一小型升降机,用于两层之间的移动装卸用,外壁设有一跳门,车辆可通过门直接登陆上岸。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使用情况
2010年6月30日昆仑山号随中国海军第6批护航编队于湛江启航,前往亚丁湾接替第5批护航编队,继续执行护航任务;
2012年5月6日,海上自卫队驻那霸第五航空群所属P-3C巡逻机在冲绳本岛西南方约650公里海域发现正向东南方太平洋水域航行的中国海军052B型驱逐舰两艘,054型护卫舰2艘以及998号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共计5艘舰艇组成的编队;
2013年6月,昆仑山号运载中国工兵部队抵达文莱,参加2013年6月17日至21日在文莱举行的东盟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援助救灾和军事医学联合演练;
2013年11月,中国海军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携带两架舰载直升机和数十名特战队员,并搭载部分救援装备和物资,配合和平方舟医院船执行医疗救助任务。
结构特点
消声型装有木制主握把及木制固定枪托,比普通版本较重一些。
枪身铭文
弹匣槽上方标有“STEN M.C.MK IIS”。
保险装置
后拉拉机柄并将其向下旋转至枪机框的凹槽内。射击方式通过扳机机构进行选择:从左向右按为单发射击,从右向左按为连发射击。
退弹过程
弹匣扣位于弹匣槽上方。将其按下并卸下弹匣,后拉拉机柄退出枪膛中的枪弹,通过抛壳口检查枪膛,松开拉机柄,扣动扳机。
结构特点
前后侧面倾斜的上层建筑可有效减弱雷达反射信号; 固定式桅杆位于上层建筑的顶部前缘; 后上层建筑前方的烟囱前的固定式主桅可能装有“顶板”雷达; 后上层建筑含机库; C-803导弹发射装置面对左右舷,安装位置位于前上层建筑和主桅之间; 3.9英寸舰炮位于A位置; 外观轮廓与“旅海”级非常相似。
研制历程
在二战初期,英国还没有制式冲锋枪。只能依靠从美国援助入口的.45 ACP汤普森冲锋枪作为装备,昂贵的代价使得英国计划设计一把能使用9毫米口径子弹(包括从德国军队手中缴获的弹药)、轻巧又便宜的冲锋枪,期后出现了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发射9×19毫米手枪子弹,采用简单的内部设计,横置式弹匣、开放式枪机、后座作用原理,弹匣装上后可充当前握把。使用9毫米口径弹药的司登冲锋枪在室内与壕沟战可以发挥持久火力,它的紧致外型与轻量让它具备绝佳的灵活性。司登冲锋枪的后座力低使它在战场中移动攻击时非常有利。在近战中是一把优秀的武器,它是战争中许多突击队员的选择。
司登Mark ⅡS冲锋枪是加装整体式消声器的版本。采用Mark II的基本结构,但枪机更轻,枪管和消声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可安装在机匣内面以取代常规枪管。
研制历程
当2002年起江南造船厂这个后起之秀陆续推出052B/C导弹驱逐舰而造成轰动之际,中国舰艇研发的传统重镇——北方的大连红旗造船厂则在建造051C驱逐舰,首舰命名为“沈阳”号(弦号115),于2004年12月28日下水。然而,这艘新舰的现身却引发许多争议,因为其舰体设计直接沿用先前建造的051B型(“旅海”级)驱逐舰“深圳”号,仅在几个小细节上有所修改。
同时据在2005年1月20日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报道,该型驱逐舰很有可能配备了由俄罗斯提供的先进的RIF-M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汉和防务评论》将其称为“俄式神盾”。
使用情况
司登Mark ⅡS冲锋枪(消声型)主要被英军及欧洲的盟军特别行动部队(SOE)采用。司登系列冲锋枪由于其威力大成本低,因此在二战,印度支那战争,国共内战,韩战,越战,猪湾事件,古巴革命,毛毛运动,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老挝内战,中印边境战争,印巴战争,柬埔寨内战,寮泰边境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柬越战争,安哥拉内战,冷战,中越边境战争,塞拉利昂内战,刚果内战和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使用情况
两艘051C服役后均部署于北海舰队。就传统上而言,北海舰队戍守着大陆京津唐政治中枢,重要地位自然不言而喻。同时两艘051C巡航于黄海与渤海之间,必要时也能担任远洋舰队的防空护卫,同时还能作为陆地防空、反弹道导弹保护伞的延伸与补充。
型号演变
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有多种衍生版本,共有约4,500,000把在二战中服役。
- Mk I型号
在1941年中研发于6月投产,被比较少部队使用。Mk I是司登冲锋枪第一种版本,造工较好,装有圆锥形消焰器、木制可折叠前握把(有些为钢制)、钢制管型枪托、可转动的主握把以便于贮藏,穿孔的枪管护套包围整条枪管。在改为Mk II前Mk I共生产了约100,000把,而德军对他们捕获的司登Mk I命名为“MP.748(e)”。
为了加速生产及降低成本,Mk I亦有推出简化版本,这种简化版本移除了木制前握把、及消焰器。 - Mk II型号
Mk II是大量生产的版本,共制造了约2,000,000把,Mk II比Mk I的造工较为粗糙以降低造价,方便大量生产。该型移除了前握把、护木及消焰器、改用比枪管短3寸的可拆式枪管护套。保留钢制管型枪托,枪管护套上仍保留三行,每行三个的穿孔,部份Mk II装有木制枪托。德军对他们捕获的司登Mk II命名为“MP.749(e)”。 - Mk II S型号
- Mk.III型号
Mk.III是Mk.I的改量型在1943.年开始被部队使用。德军对捕获的司登Mk III命名为“MP.750(e)”。 - MkIV型号
Mk IV是一种没有推出的缩短试验型,Mk IV的大小接近手枪尺寸,装有特制的圆锥形消焰器、垂直式主握把、轻型钢制折叠枪托及短枪管。 - Mk V型号
Mk V加装木制主握把及前握把、木制固定枪托及刺刀座,为当时的英军伞兵使用。 - Mk VI型号
Mk VI是司登冲锋枪的最后一种改进型,为英军昔日之制式装备。
其他仿制及衍生型号
- Norwegian Sten-挪威被纳粹德国占领时地下反抗军推出及装备的版本。
- Polish Sten-波兰反抗军在1942年至1944年接收了约11,000把司登Mk II,当时波兰最少有23间地下兵工厂仿制,名为“Polski Sten”。
- Gerät Potsdam-1944年德国毛瑟开始为德军仿制司登Mk II,共制造了约28,000把,命名为“Gerät Potsdam”。
- Austen Mk-由澳大利亚的利特高轻武器厂(Lithgow Small Arms Factory)生产。
- MP3008冲锋枪-纳粹德国在1945年二战末期制造的冲锋枪,仿制司登冲锋枪。
- M3冲锋枪-美国以司登冲锋枪的设计改进而成,在二战末期大量生产的版本。
- 三八式冲锋枪--中华民国仿制的司登冲锋枪,数量不明,并且将射击模式简化为仅有全自动功能。
型号演变
- “沈阳”号
- “石家庄”号(弦号116)
主要用户
澳大利亚
孟加拉国
比利时
柬埔寨
加拿大
中国
古巴
塞浦路斯
丹麦
芬兰
法国
希腊
印度
以色列
意大利
日本
肯尼亚
老挝
卢森堡
马来西亚
墨西哥
缅甸
德国
荷兰
新西兰
尼日利亚
挪威
巴基斯坦
菲律宾
波兰
葡萄牙
南非
韩国
泰国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越南
- 印尼
- 罗德西亚
本文由广东快乐十分开奖发布于广东快乐十分开奖武器装备,转载请注明出处:昆仑山号